刘文东将绘画视为一种信仰的修行方式。那么,其创作的内在气质,就不再是传统文人意趣的舒逸和恬适,而是一种更具自我规训意味的严肃。在刘文东的创作意识中,传统中国画品评观念中的笔墨自由形态,让位于工致谨严的制作程序,也就是说,其作品中更多拥有的是一种“绘画性”而非“书写性”。也难免在很多人看来,刘文东作品中凸显的是一种“匠心”而非“文气”,皆源于其谦恭的从艺态度。

在今天,奢谈“新文人画”空泛概念者大有人在,在他们的理解中,中国画自然是追求超越的生命性灵,于是乎一种佯称为放达心性的恣肆、妄诞的笔墨程式甚为流行;当然,其中一些作品表露出丰富、生动的笔墨质性,然而这种过于松散的语言结构,并不是推动中国画当代价值转换的切实性方案。

现下,不断有研究者提出“中国画”概念的狭隘性,尝试突破文人画批评框架的局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寻找新的理论基点。重新面对绘画,就是一种观念的新态度。我们在刘文东的创作中就发现,其作为绘画的可观性,远远超越一种抽象性的理论阐释。应该说,潜在于刘文东创作体验的内在意识,绘画是结构的而非叙事,绘画即绘画本身而非文学。那么,刘文东笔下的云山,也就获得了另外一层“图像”式的典范价值,笔墨程式的纯粹性让位于古老的视觉经验,云山既非写生偶发之灵感,亦非因循笔墨生发之意趣,强烈的梦幻气质赋予其神性。

在刘文东的创作观念中,云山乃是一种不朽精神的偶像,其绵延而生的雄壮体魄,无不具有纪念碑式的雕塑感。可以看到,刘文东眼中的云山已经凝结成为精神永恒的象征,使观者体验到一种遥不可及的虚空感:云山的静默更增加了自我肉身的可悲意识,以至于扪心自问何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理想。

刘文东的作品,在谨严和灵秀之间,形成了悖论式的视觉张力。然而,我们也很容易在二者之间寻找到风格的一致性,即一种铺张的墨彩,在混沌初开般的薄冥中,闪现着勃勃生机,生长出一个用不朽碎片重构的精神整体。刘文东体验到空间的绝对纯粹性,在身体与云山的对话中,虚空的意识将二者完美融合。

展览开幕当天,刘文东将会以讲座的形式,与观众分享其艺术创作理念与艺术主张,并带领观众进行现场导览,与观众沟通分享画作背后的故事、阐述创作逻辑等。欢迎各位莅临53美术馆观展,与刘文东一起领略云山圣象,游目骋怀!

刘文东简介:

1971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
1996、200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别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水墨、浅绛类山水画的教学与创作。
201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专业博士后出站。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山水画工作室主任。主要从事青绿重彩山水画的教学与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