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7月17日
地点:广州53美术馆
主题:图像的政治
—从非艺术的视角来分析视觉的特殊性
主讲人:王春辰
主持人:胡斌
对话嘉宾:李公明、黎子元
整理:杨晶晶、廖鸿红


王春辰

胡斌:这次讲座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重要的青年策展人王春辰先生,53美术馆的馆长李琼波先生,作为这次论坛的对话嘉宾有来自香港的视觉文化研究青年学者黎子元,还有来自广州美院的老师、策展人胡震先生,还有美院来了很多老师同学和广州重要的青年艺术家,有赵忠仁先生,韩建宇先生,周钦珊,江山,邓碧文,黄一山,还有湖北美术文献的严舒黎女士,还有很多同学和嘉宾,没有办法一一地点到。

现在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论坛的主旨:53美术馆打算做一系列的关于前言思想的论坛,今天是第一回。这个前沿思想论坛主要是针对现在的当代艺术,视觉文化,当代思想,政治,社会学各个领域。我们先组织的第一批论坛是关于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的,而且着重在年轻人的队伍当中,就是先组织一系列年轻人的关于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的论坛。

论坛的形式是这样的,每一次就邀请国内一位主讲,包括港澳台一些青年的策展人和批评家作为主讲,同时邀请一到两位对话嘉宾。我们的程序是先让主讲人讲,然后是主讲人和嘉宾有一个对话,然后是其他嘉宾和同学对这次讲的主题的提问,所以待会如果同学或者老师对我们的论坛的内容有什么意见和疑问,请准备好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这个论坛以后要着重于联系国内其他城市,尤其是港澳台在当代艺术或视觉文化和前沿的思想,或者政治各个方面,有比较新的思想的研究学者介绍到广东来,和我们本地的艺术家和学者进行交流,活跃我们广州当代艺术文化理论研究和评论的氛围。

接下来有李公明先生致辞。

李公明:我知道胡斌老师和53美术馆做这个前言思想论坛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需要吸取丰富的思想和资源。而当代的思想和资源很丰富也和复杂,而当我们把当代思想和资源对于社会现实和绘画我们的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到选择的困难,但是当年轻有锐气的美术馆和我们系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携手举办前沿思想论坛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当代艺术思想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命题,所以这个事情我真的感到非常高兴。我们看到的这位孩子是广州美院的来自港台文化艺术研究所的,这是第一次打出这个牌子,这个牌子是一个空的架子什么人都没有,我们居然这次可以以协作的身份来参与这个活动,这是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感谢53美术馆。我想这个论坛是让有很多对当代世界从事思想艺术研究的各方面的人才来进行这样的讨论,包括大陆的海外的港台的,来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我对王春辰先生做的这个关于图像和政治的命题,我感到非常期待。关于图像里面的政治学社会学等等问题是我们在看画和创作的时候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相信今天的讨论会会非常的精彩。同时我建议能做好一个文献记录的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论坛内容的传播和讨论。

胡斌:谢谢李老师,接下来我们有请53美术馆的馆长李琼波先生致辞。因为这个论坛是53美术馆一个重要的举措,具有前瞻性,对广州的艺术文化、前沿思想起到凝聚、交流和开阔思维的作用,请李琼波先生。

李琼波:我非常高兴同时非常感谢各位同学各位老师这么大热天可以来到这里,53美术馆开馆一年来,承蒙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国内的一些画廊还有特别是广东本土的批评家、艺术家、同学还有媒体等同行业的各个机构的支持。所以这次由胡斌老师发动和主持的前沿思想的论坛,作为53美术馆在论坛这块的开端,我们也希望借这个论坛能对本土包括港澳台的整个南方地区在艺术文化方面特别是前沿思想这块有社会深层次性的,有延续性的梳理。这也符合53美术馆创立时的定位。非常高兴我们今天能请到王春辰老师来作为前沿思想论坛第一回的主讲,感谢各位到场嘉宾,感谢胡斌老师对这次论坛的策划准备,也感谢李公明黎子元老师能来到这里,这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补充一下今天来到这里的还有国际策展人()先生,53美术馆的胡馆长,还有《画廊》杂志的总监等等,再次感谢大家,由于美术馆的设施还在改善之中,所以有不周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

 

讲座开始

王春辰:首先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来到广州53美术馆参加53前沿思想论坛第一讲,感谢胡斌老师和53美术馆的信任,让我来做这个开头。在讲座中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先记下来。我想正如李老师说的对这个讲座的命题很感兴趣,我也很感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命题呢?这个就是我在中央美院讲的一个课程,当时中央美院要为公共专业选修课开个一个课程,后来我就按我现在的感兴趣的或者我想关注的点来开设这个课程,所以我想到了这个命题。其实这个命题来源也并不复杂,因为在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化、多样的社会,甚至政治作为普遍的价值判断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不仅仅是指政党、政府、法律,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被视为政治性政治力的表现。政治作为一个概念、判断的知识点或者一个总价值判断已经作为我们生活当中的普遍现象。那么今天我们说的是图像,那图像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图像怎么和政治结合起来,正如图像的副标题所说,这主要不是单谈艺术类,而是更多地从讽刺意味的角度来看这些图像给我们带来什么,那带来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理解了何为惊人的意图,或者何为理解的意图,或者如何理解这意图。

首先我们做一个判断,就像我们今天这个讲座一样,让我们认识对图的阅读。图,在我们生活无处不在,随处可见,但是是否我们可以理解图?事实上有时候我们无可奈何。当你看到一张图你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人?这张图是美国通过巴基斯坦卫星定位发现前后时间上有差异的时候,从图像上发现地域上的变化,这就是通过图来获取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判断来了解当代第一号的恐怖分子本 拉登可能就藏在这里,所以就在前两个月对本 拉登进行了袭击,袭击后本 拉登的图像就出现在网络上,它以这个图像来证明本 拉登已经被击毙,可是有些人就觉得这图像是假的,他们用这个图像和右边的那个图像做仔细对比,发现图像是P的,那么本·拉登真的死了么?美国用各种证据证明本·拉登确实是死了,那么为什么美国要发表这样一个图像呢?事实上它知道图像是假的,但是它还是要用这个图像来告诉大家本·拉登已经死了,他不能用真实的图像,这里有很多策略和政治的说法,这也是宣传的需要,可知图像是多么的重要。

这些图和我们对图的理解是千差万别,我来为图的解读举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可能对于学美术史的同学来说比较了解,左侧是王永玉的,右侧是中央美院的一个老师叫宗其香,这些作品在70年代被叫作“黑画”,“黑画”的意思是说“黑画”里面蕴含有对社会主义不满的情绪,比方说当时对王永玉这个作品的解读就是说毛泽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显然是对社会主义不满,对社会主义极大的仇恨。那右侧的图像里面有三个虎,当时刚好是林彪乘的那架飞机在温都尔汗被击落下来,当时的政治人物对这个作品的解读是:三虎飞彪,虎虎有生气。这个是为林彪翻案来的,这是在攻击我们伟大的领袖。对于这样的作品进行这样的阐释,那你是相信还是不相信,但是在那时却成为“黑画”的代表,也成为文革期间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范本,在这里你会发现你看到的艺术不是艺术而是其他——政治。这个是近期的刚发表的一个作品,你们觉得这个是政治么?实际上这是书法,但是一些文化部的政府官员认为这是“大字报”,“大字报”在今天衍生成了个敏感的词汇,因为“大字报”也 同样出过展览,“大字报”是中国过去政治意识形态,政府官员觉得这样就塑造了中国的负面形象,他们觉得这个作品对图像的一些处理看起来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消极判断,其实就是当代青年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一些观感、观看,但是这会让他们对作品有不同的解读。接下来看这样一个作品,可能在座年长的人会知道,工人阶级一代在文革时期叫解放军义气,这个图像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看图像可以得出很多的结论:中国在学习苏联的管理后中国在勘探石油,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和国外有太多的国际交往,所以对中国方面的情报非常地稀少。当时国际上就想了解人民画报上封面的这张图片,日本就对这张图片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得出了下面的结论:第一、日本想知道中国新的勘探的石油地点在哪里?显然是东北,这样的服装不可能是海南岛,它的位置除了从服装上看还有从那操作的手柄看出,有这些手柄上的油漆在剥落,油漆在寒冷的天气下会剥落,那么油漆要在零下多少度才会剥落呢?当时就觉得在东北大庆的那一边。第二、那么下面就是了解石油的产量有多大?生产力有多大?就看这个工作的工具倾向的角度就表现它的压力,要控制到什么程度才会有这样的压力。第三、从图像上看远处的一个挖掘地点距离测算出大庆油田的分布密度,来估算大庆的产量有多高。当时日本通过对这个图像的仔细分析,在和中国谈判的时候给出了最符合中国东北寒冷地区油田的产量的估算,当时中国觉得非常地奇怪。从图就可以得出这么多信息当然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图像是我们艺术世界最美的事例,为什么我们不想强调艺术,是艺术和图像有关系,但是图像不一定是艺术,艺术一定跟有图关系,即便是抽象艺术,观念艺术它的力度点也是视觉表达的一种。那么我再看一下具体的例子,图像是如何在现实当中产生作用和反弹的例子。那么这个是阿富汗地区喀布尔的巴米扬大佛,在塔利班的时候,他们就把这尊大佛用炸药炸掉,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与伊斯兰的信奉和伊斯兰信仰不吻合,所以即使是全世界的一些国际文化机构都抗议他们不要炸掉但是还是炸掉了,这尊佛像究竟有什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炸掉?这就是他们另外的解读,这就是图像背后的意义,或者是政治性质或者是会有什么遗留的结果。其实这些事情同样发生在中国,如果我们回到文革时期,图像也可以作为以后使用,它代表这形成了一个旧的时代,它是通过解读来观看一种物像。那么在现实中也是一样,当我们在沉浸在国家博物馆里的时候,它不会说这是多么优秀的艺术,而是说这是一尊孔子像,这尊孔子像的竖立就为中国为国际来解读当下中国国家政治走势提供了一种猜想,这种猜想是中国政府利用孔子的思想进驻到政治核心的地域上,表面上这种姿态呢当时很多人都猜测,经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的时候这个孔子像又悄然地离去了,放到了西侧一个不显眼的位置上,这又让人有另外的猜想,中央又有所谓内部的争议,将这么显眼的孔子像移走,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这后面包含了很多的意义,这图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图像不是一个图片或是一幅画,从它的视觉对象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是泛化的概念,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发现中国各个地方政府用一种极其奢华、豪华、奢侈来凸显中国的这种社会权利结构,相反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学校还是很简陋很寒酸,这就表明了建筑也是一种性质,传递了在今天中国的各种社会结构,现政府的一些做法像重庆的白公馆啊在网上是噪声一片,这就是图片导致举报人被诬陷。之所以提出这些视觉图像,主要还是针对艺术,但是为什么要用艺术来提出这样一个看法,或者利用艺术来表达政治呢?首先,艺术在今天是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很多时候人们都说这样的话:这是艺术吗?很多人都不了解的话肯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是我们已有的习惯的发生了陌生的感觉,这个时候艺术需要被宣传起来,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物理的现实的图像,因此我们需要图像来代替艺术,最后我们问这个是否是艺术,那就是另外一个转换。作为图像的研究,视觉文化和当代艺术是一种明显互动,像这些文化内容的都可以获取对图像引用。这个发生在中国,很显然是个很强烈的政治体系,其实图像是具有表意和传达某种意义的功能,无论它多么的简化多么的抽象都好它都具有表意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就构成了当代视觉文化、艺术创作很重要的东西。当然这只是个泛化的理解,因为这个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内容。这更是强调差异性的东西,当代社会对政治的这种表述,更是像这种权利和差异,差异的不同表明这种政治体现。其实关于图像的部分,有很多结论,这里提供了很多可以参考的对象,但是仅仅是解答的列举了一些,就不一一说了,因为这里内容很多但只有一个小时。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一个是我们看到的不能理解的,一个是没看到的,像刚才的艺术。最后我们发现视觉是模糊的,视觉是可以对心理产生恐惧的手段。当我们今天讲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看法的时候,在西方来说看见的意思就是一个观念和idea,这个idea在今天来说是一个什么态度什么看法,其实一开始是指人们的视觉,是首先人看到的东西让大脑的思维产生的判断,这个转换成另外一个主次,就是今天的变化。你看一眼就有“观”,不观就没有说法,观念观念就是这样,所以从文字上看图像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这是北京的一个酒店,这样一个表达中国“福禄寿”的横幅,这样一个观念构成一个巨大的建筑,那么艺术家利用这个做成艺术品。接下来看看具体的,分为几个方面的图像。刚说到图像的政治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它的直接性还不是唯美的那种图像,而是那种具有宗教或者具有历史内容的,比如这样一个作品,“圣母玛利亚”,为什么这个作品会产生这样的非议呢?第一把圣母玛利亚变成了黑人;第二是那个大象的粪便,在那胸部地方;第三那个小花瓣的一样东西其实都是色情杂志里面都是女人的臀部,把不同文化元素具有色情的东西放在具有宗教意义的图像里,圣母的形象引起了社会的反感,所以这个作品在美国展出的时候观众对它非常气愤,然后用白色的颜料去涂它,这样就是对图像的反对或鄙视的态度。当年发生在广州双年展的例子,我觉得这个例子可以说是对图像一种个体的审判,双年展的一个图像,广美的一个老师说影响了他视觉,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对他身心的一个损害,告了广东美术馆,我们持观望的一个态度。

这个是美国的一个青年毕业生毕业展的时候,我们如何摆放美国的国旗,他把国旗放在地上,这个显然是个忌讳,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一个国家的符号,怎么可以放在地上,其实作者想提出的问题是在我们国家在遭遇到历史充斥的背景下的时候,国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他以这样一个艺术的形式来问这个问题,但是在社会层面来讲不认为这是艺术实践,他认为是图像的亵入,所以美国人民去抗议,学生去围堵,他们认为是他们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也觉得对国旗的滥用是耻辱,此后就关注了很多多国旗怎么用的话题,中国也有这种情况。我们的生活里面很多具有公共性的东西进入我们的视觉,其实具有图像的作用。后来有个公共的项目,有一些反对人士认为在公共场合出现这些雕塑或装置性质的钢板,第一是对公共空间的破坏,第二认为不安全,如果有人在钢板后面进行破坏或者对大楼开枪,因为前面是政府大楼,这个钢板被拆除的时候出现了很多讨论。

这个作品可能大家都看过,这个图像展出后也引起了美国宗教和社会各个团体的抗议,说不可以支持艺术家创作这种对宗教不敬的作品。这个艺术家其实是个严肃的艺术家,他的大量作品都是探讨宗教、信仰、生命、死亡的作品,这都是跟生命有关,我们发现图像从古至今无所不在,原因有很多,这就是在当代不仅是中国也是国际上的一种现象,这可以说是图像的市场也可说是图像的政治。另一个方面是图像会使我们产生敏感的反应,例如跟身体和性有关的图像,这就表现了图像的敏感性。这个还是前面作者的图像,他全部是用身体的元素来做作品。这使人产生一种感觉是认为是对生命的挑战。比方这个图是在医院里停尸房拍的尸体,真正的死尸,这样的作品有没有能力。就是当一个人已经死去,然后把他当作对象拍摄成作品,这个艺术家的能力体现在哪里?其实这也是当代图像创作要说的问题,艺术家以艺术的手法去做这样的创作,产生的炒作超越于意义。那么这个是美国的摄影师,他拍了大量的黑人作品,这样的题材在当时80年代的美国非常的敏感,所以作品的展出也引起的社会的反对,尽管作品拍摄的非常的唯美,但是作用于我们视觉的不是美的感觉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心理上的刺激,这个艺术家也因此遭到很多的争议经历了很多挫折,最后无可争议地成为美国重要的当代艺术家。艺术家是为什么要把这些当作创作对象呢?因为他们在不断地拓展艺术材料的边境,其实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艺术了,首先给出艺术决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那么以上这些是摄影,还有绘画,这是美国的。。,大量的成长记忆青春枯燥躁动的感觉,用绘画表达。这是美国的。。,运用身体的夸张,身体的不可思议,反映了当代人心理的创伤,内心的焦虑,甚至人意识的错乱,采用现实中独特内心的伤痛,同样是运用身体来反应这一切,正因为有了诸如此类的对象产生了所谓的文化战争,文化战争是对艺术的边境对艺术的支持是如何开展的。

这里的一句话,对图像的审查其实伴随着历史的每个过程。其实对于图像的审查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过去认为是忌讳的图像,例如裸露的身体在以前是不会被接受,特别是东方文化,但是在今天来说可以出现在广告中或是其他的行为媒介中,所以说其实时间是审查的敌人。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公共性的图像,比方这个纪念美国越战的纪念碑,当时这个事件也引起争议,如果这么大灾难性历史事件,不是这么个纪念碑,也抚慰不了美国人民遭受的创伤。纪念碑的那个弧形象征着女性的身体,女性的子宫,像用母爱抚慰战争的创伤,来接纳美国的士兵,无论正确的解读是不是这样但至少象征着对美国人的创伤的抚慰。确实竖立了纪念碑,美国的老兵和其他公民都会到那里去悼念,这就是纪念碑的象征意义,图像的公共性就产生了。这些大量的悼念公共图像实现了视觉对象的公共性所在。由于有些反对人士说太抽象,还是不足以表现战争的惨烈,所以做了一次妥协,然后做了三个士兵的雕像在对面,这是无奈之举。又有人说战争不光有男性还有女性,然后就有了女性的雕塑,所以你会发现不同的图像总是会发生。又有人说这是美国人在越南打的,这是显现了美国人的创伤,那么越南人的痛苦和创伤在哪里呢?所以又有人提出抗议,当然又用图像去表达,又有了象征越南人创伤的纪念雕塑。

这个是德国克利斯图把德国帝国大厦包装起来的作品,它的意义在于:当时两个德国统一以后,象征这民族的和解,艺术家把政治权利象征的建筑包装起来,使它成为庆典的场所。这个图是作用于人的视觉,人会产生一种信任曾经这个作者也想来中国包装中国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建筑,最后没能实现,他想来中国包装什么呢?大家想想他想包装哪里呢?在中国象征着政治权利的建筑在北京,肯定是天安门,当时中国不答应,如果答应了这是中国政府理解宽容的表达。希望将来能够实现这个。中国公共性的图像也传递着这样的一种图像背后的信息。最近又发生这样一个事情,看到这个会想到什么?想到秦始皇,或是唐代的李世民,这是当地政府做的这个事情你会发现背后的意义。这个图像有时候是文化对立的表现。比方冷战的时候,社会主义写实为主,大量的图像都是振兴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都是用写实来反应。这是我们的选择,我们要用图像之间的观看来告知:对普通的社会大众社会主义是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反映都是非个人的,一种国家的意旨,或是积极主义者。那我们再看同年时期美国的抽象主义,它是作为那个时候是被解读成自由的象征,或者是真正的精神的自由,精神的象征,它的作品今天看起来可能没什么,但在当时中国、苏联都认为那是腐朽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正因为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我们对同样的对象要求不同样的结论,今天看来这两个方面看来都构成一段历史的记录,所以今天不必回忆中国49年以后图像的价值或意义,尽管我们不认为是伟大的艺术品,但觉得是伟大历史的记录者。

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直接和政治挂钩的作品,比方广三(广州三年展)黄永砯做得美国的侦察机,侦察机代表了中美两个国家垄断之间的冲突,国与国之间的角力,正是这样的关系,这样垄断的价值,由此提出对政府的抗议。英国也有艺术家也是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英国出现的这种社会政治运动。这个故事发生在89年英国政府关闭煤矿,遣散工人,导致很多工人到街上抗议。当时参与的工人大概有四千人,20年后还有八百人,一个艺术家把他们请回来重新表演这个历史事件,记录这个事件,包括殴打驱赶这样的行为,它不是真正的行为表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但是它被赋予艺术的一种表现,你会发现艺术的政治性非常强烈,因此这个艺术家在英国也变成很重要的人物,这个作品也参加过很多展。中国也有大量的图像,比方这些图像经过上下对比你会发现图片进行过处理,当时还有没有PS,处理地非常好,但是背景经过处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被消除去,这时候历史的真实的情况,在现实中为了政党政治的需要,现实对比的需要,很多人消失在图像的背后。左侧是发表的图像,右侧是真实的图像,它为了突出伟大,雄伟这样的气概,所以把那个国旗去掉,这个时候刘少奇被打到,所以他消失掉了,所有的图像被公开发表,只不过经过艺术家收集,进行了对比后,我们才发现图像告诉我们不一样的故事,这就是图像的真实。毛泽东去世后,发表了很多图,但是过了若干年,对历史的真实,无论如何它都是在场的,你没有必要去消灭,但是政治表现一定要这样做。青春代表高尚,高贵,所以一定要加青春的背景,所以在我们历史发展中会展现各种各样的历史图像。这个是当代的全球化销毁的一个状态,美国的艺术家是这样表示的,他们并不是说这个传统东西就经典高贵,他们是对祖国的东西加以放大,然后把它们命名为艺术,关键是这个过程转换就构成当代艺术权利的时期。

这个艺术家我想提一下,这个是在公园里给游客提供饮用的自来水的东西,其实这是个艺术家的作品,具有公共性功能性纪念性的作品。由于这个地方二战的时候是个美国的一个基地,战后为了纪念这个地方,请艺术家做了个高大的纪念碑,具有功能化的,体现了公共性,非常的巧妙,具有人性化的。在当代我们看到大量装置的东西,过去不认为是艺术,现在也很多人认为不是艺术,实际上它是作用于我们视觉,它是利用空间关系,重新构建一个物理的事实和物理的想象,让我们在体验中感知、感受,于是产生了另外一种解读,今天它要实施它的独立性来作用于我们。这是瑞士的一个艺术家把大量的不相干的东西放在一起,他强调的是一种当代人过度的一种状态,这可能不是艺术但是作用于我们恶性的基因。有一个读央美的学生也做这样的东西,把一些垃圾,木板木片做成这样一个房子,他也想说明这样一个关系,图像视觉作用于我们,然后构成我们当下的图像。对于图像的研究还有很多学者,例如法国的一个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他说这一切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其实他想问在图像里面有什么?如果只有图像,是不是除了图像之外没有其他,就想格里拉说得除了本本之外一切皆无,是不是这样呢?那么就构成今天世界的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离不开它,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图产生这种焦虑,这就是图像的整体。图像永远都是我们的对象,这个图像有时候和我们产生沟通,现实生活中很多利用图像来做文章的事情。图像在传递一种信息,比如在人民日报出现的很阳光的一个小孩,就相当于一种标志,大众文化,图像文化,正因为如此,很多网友和观众对图像有另外一种解读,这就实现了某种领域的象征。这是今年武汉大学的毕业生拍毕业照,正面看没什么,侧面看所有学生都戴上几道杠的队长标志,可以看出图像的变化产生另外的含义,也许是人的另外的一种表达。这是在北京798,这些人也不是艺术家,是一般的青年人,用身体或是极端的视觉的字眼来刺激我们,不管接不接受它都成为了我们视觉的对象,也许说明当代人的某种心理状态。在我们生活里有些实实在在的图像,也有些艺术家对于发生的事情以图片的方式解读或提出解决方案。这个是发生在北京三月份的事情,有个艺术家在宋庄美术馆做的行为表演,现场做爱,警察把他们拘留起来,理由是以姿势扰乱治安拘留起来。它是不是艺术它在这里不重要,也许艺术家说是艺术,我们可以说不是艺术,但是它产生了社会的作用,争议和讨论,到底人的行为的底线在哪里?或许说这是不是对当代市场化、商业化的挑战,这都成为一种话题。图像就是导出什么是艺术,所以图像有颠覆的意义,有象征意义。如果我们用固定的概念说艺术,我们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们不说艺术,我们只能说我们看到的什么,反映了什么,然后至于什么是艺术我们一起来说。

胡斌:王老师用了短短一个小时传达了丰富的信息量,我可能在这里没有办法说得那么精准,我觉得他给我们呈现了不同类型的图像,包括具有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图像,非艺术图像,本身就不被看作是艺术的图像,比如有些是画作,有些是雕塑,有些是军事照片,有的是政府大楼,但是他解读的途径,都是正如他的标题一样是非艺术的解释途径,有经济政治,传播学,也有从伦理,公民意识角度的解读,这样的解读对艺术和非艺术的图像形成了一种审查,是具有政府或是公民或者伦理道德的审查,对图像进行了一种约束甚至是进步,不管什么角度的审查,跟当代艺术本身带有颠覆性的,自我反省,突破边境的取向形成各个方面的碰撞,我觉得这样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艺术的边界,政治意识形态,权力结构等等很多问题都交集在图像当中。接下里邀请的对话嘉宾,对这个主题的演讲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请他们提出来。

李公明:讲座当中王老师讲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问题非常尖锐。适当时候这个过去文字网络中心时代转变成视觉时代的时候,所有的视觉都具有反应社会生活所有方面的,所有欲望的信息的这样一个工作。首先提出的定义很好,我们无法说它是不是艺术,反正是一个视觉的图像出现在我们勉强,正如王老师讲的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所有理论学汇集在一起,如果要做课外研究的话,话题非常多。比如说科教博物馆最新的是那个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浮雕刚出来的时候就引起媒体的关注,他们关注浮雕当中人物的人体的某些部分被遮盖掉,所以当媒体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我关注的不是被遮盖掉的部分,而是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空间选择“愚公移山”的题材,这样的视觉图像是不是与我们国内目前民族主义的崛起有内在的联系?这个话题能不能展开讨论,目前还不知道,最近有媒体在约就这个问题在谈,愚公移山和民族崛起的关系,如果我想这么重要的空间,他们设想这样的主题这样的视觉图像,肯定有一些政治考量和某种内在联系。讲座里面讲到图片的删改,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权利,甚至是没有权利的人为了反抗权利,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或删改的图像,网路上的所有的PS图片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这是真实的情况,但是我们相信一点,那肯定传达某种信息,不管是控制还是反控制,他肯定有种内涵被包含在里面。所以我个人觉得它不仅仅学习研讨会,更多的是人生存的选择,行为的选择。当我们不是作为艺术圈学生不是为了策展,不是为了创作,而是为了我们个人的生存,为了我们的权利去考虑到时候,而我们会自然地想利用视觉来为我们的权利做些什么,这就是图像学的背后能给我们的一些启迪,我先讲到这,接下来有一些观点反驳或是碰撞的我们再来讨论。

黎子元:关于图像政治涉及的层面实在太过复杂,对我来说我不感兴趣去考虑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是不是以正确的角度去谈问题,我也不感兴趣这个艺术家做的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否有他的政治意图,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我们发现的这个图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或者说我们对图像的诠释本身就是艺术,这是我关注的问题,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发挥的生产和艺术创造是两个层面。其实在今天无论对图像也好艺术作品也好,对它的生产跟对它的诠释有时候其实是混杂在一起的,有些时候我们是集体不断地参与这个作品,然后再形成一个意义在里面。我们在谈到政治的时候需要做一点澄清,我们需要划分一个政治性,其实我们只是在谈一种政治,我相信我们今天感兴趣探讨的政治是人肩负一种基本的存在状态,我们应该谈的是这个层面,这个层面上的政治某种程度上跟微观政治学无关,这个微观政治学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关系。人是一种政治性的动物,其实我们都是有政治性的,像今天坐在这里的人物,具有权威性的人坐在一起讨论些什么,就具有政治性了。我们说的是这种政治是贴近生活的,而不是学术的、政治质疑之类。其实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说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话,其实我们看到的是形式我们看到的其实不是我们看到的。就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到是他们需要给我们看到的东西,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叫视觉政体,假设了我们在某个时代会有特定的看东西是视线,或是视觉的体制。比如18世纪刚刚出现现代性,他们看东西是从小方格里看,他们把东西放到一个个方格纸里面让大家看,所谓科学客观地去看,或许叫自然史,是代表那个时代看事物的一个框架。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看的东西就离不开那个框架,我们所处的政体,我们离不开这个时期的政体,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个框架里面的东西,看不到被今天的话语权剔除的东西。从这个层面上谈图像政治艺术政治,其实一个图像本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它出现的时候媒体会把它重新诠释,从这个层面上已经是非常政治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在这个视觉政体的范围内去看待这个图片,并有自己的立场。所以看图像的意义应该从这个生产意义的角度去看。

胡斌:两位嘉宾都从各自角度谈了一些他们的看法,我就看到李公明老师提到的最新的热点话题,就是虢国浮雕《愚公移山》,这个话题可能也可以和子元谈的那个图像的本意有一点连接,我们都在讨论这个浮雕,《愚公移山》为什么要把徐悲鸿画的裸体的部分就是生殖器官的部分遮盖掉,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作品被塑造成民族抗争的典型符号,它原初的意义是不是这样,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如果是作为民族抗争的符号为什么画的是印度人,而不是中国人?它有什么样的目的?它是不是可以承担民族抗战的意义,而且它原来的意义是不是这样的?我是觉得应该可以通过一些资料来重现它原来的一部分意图,子元说他认为图像没有它原初的意义,图像是在不断解读,塑造,传播当中诞生的意义,当然这个应该说和后现代哲学思想观念是连接在一起的。虽然我是对这些有些不同的看法,不过现在还是请王春辰老师来回应一下两位嘉宾。

王春辰:非常感谢两位嘉宾题注和再展示,他们已经把话题展开,正如黎老师所讲,其实这个图像的在中国的发展就像在国际上的发展一样,它的意义不一定是自身所带有,它一定在现实当代产生意想不到的,由于时间紧,一个小时,因为这是我压缩了八次课的内容。因为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我要讲什么,当我想到要讲这个图像政治,我并没有什么教材,所以我联络了很多国外的教授学者,我跟他们说,如果你看到“图像的政治”,你会怎么理解,你会马上想到什么?然后就给了我很多建议,给予我很多启发,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就开始准备资料,收集一些东西,当然客观地说很多东西是没有经过消化的,也有很多资料有没放出来。图像通过这个视角我们越去观看越去分析理解,我们发现我们处在很多矛盾和被动之中,恰恰是这个政治性决定了我们处于被动之中。就像虢国浮雕《愚公移山》,4月2号的晚上举办德国的艺术展叫《启蒙的艺术》的开幕式,我们也去参加了,当时在大厅上大家也看到一个巨大的雕塑,我们都感到很惊讶,从专业的美术和历史文物的角度到复制到这么一个带有国家象征的建筑上不应该去修改它,不应该去做无谓的遮掩,这样的修改也许来自于当事者,也许是来自高层,我们不必去看着,但至少有一点,在我们今天政治的文化里面,对于身体的展示确实有很多的禁忌,这个禁忌已经不是艺术问题,作为一个作品,应该是你是什么就展示什么,那这个是什么呢?也是是来自我们的传统,也许是来自我们文化的自我约束,在国家形象的涅槃里面,怎么能裸露这样的身体器官呢?我们可以展开无尽的讨论,但是这个讨论也无需去修正当事者是怎么思量的,但至少说反应了中国在文化方面的一个现实,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虽然我们是在非艺术的角度去去看图像,但当我们说完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再去看现代艺术史或当代艺术史,我们发现另外的层面,就是很多的图像或是作品它们的产生或是它们的效果都具有非艺术一面,或者说今天有体现当下人对今天这个时代把握的冲突矛盾的解读,就是当下人的意想不到的阅读,等等这些是打开我们另外一个观看自我的一个视角。比方我们倒过来去看,我们仅仅是一个形式的探索,还是仅仅进入到当代或是当下我们自身和社会关系的互动关系和思考角度当中,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艺术家也好,或者其实不叫艺术家,今天来讲艺术家的概念放大,放大是什么?其实今天的视觉体现的更是一种思想,也许这些思想就是具有冲突矛盾政治性的东西,无论如何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图像,只是一个形式的观看,我们发现图像可以成为一种表达,我们也可以叫做视觉思想,这样我们可以对图像作进一步的解读。子元也谈到朗西亚人,他们也是当代国际上谈政治哲学,美学的政治化,或是文学的政治,研究的对象的核心点是强调政治不仅仅是国家政治,也不仅仅是政党,它就是人的存在状态,人的权利,权利又体现的当今的差异,个体不要趋同性。如果说一个艺术家做的东西和别人的一样,我们会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或是不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判断,所以差异就和政治性挂钩,当然和图像的解读不是完全对等的。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从事艺术的工作,学习或是创作的人士,我们能不能真正地从图像、视觉角度反过来看这些问题,这也是我准备这个讲座和在学校开的这个课程还有和在座各位讨论的话题。

胡斌:吴杨波先生是广美的老师,也是策展人,我们请吴杨波先生来说说。

吴杨波:我想回应一下黎子元说的那个话,图像政治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深入来探讨什么其中的概念就是政治,什么是图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政治是个很关键的词,黎子元把政治说得很微观的。我想说的是关于图像的概念,王春辰老师放的图像最早的时候是铁人王进喜的图像,雷锋的图像,后面的图像变成行为艺术,变成事件,这些东西我们看到的时候是图像,但是我们讨论它的时候不是把它当图像来看,而是当事件来看,当作曾经在时空中间存在过的东西来看,王老师我们的讨论的出发点是图像背后蕴涵跟事件有关的意义。最早的雷锋照片是非常隐蔽,就像背后隐藏着意义,但是当代发生的行为艺术中间,在当代发生的一些很大的问题中间,包括天安门,其实这些事件和政治的关系变得非常的赤裸裸,甚至我可以认为图像和政治的关系可以变成艺术和权力关系的交替,变得更加直接,政治和图像的关系可能不能连线,可能限制在架上绘画,摄影可能不行,50年前我们可以讨论图像和政治。

其实限定一下也好,当然不界定呢,我的想法是图片是静态的,作用我们视觉的已经超越这种静态的,例如行为,它是一个事件,但是如果你没有看到,只是听人一说,当然不会有什么感觉。比方是个文本,我描述了,成立了要做一个行为艺术,但是那肯定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事件是什么?事件就是存在,虽然有很多图像的种类,但是作用是视觉的对象,过程,结果我们都可以当作是图像,涉及的领域要广泛点,如果仅仅是架上的图片啊绘画啊,可能就缩小了我们观察对象的范围。另外,其实图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无论画画,拍照,做广告,也没有太多说的必要,但从研究的角度,图和文,今天我们是图像的时代,我们不断取消文字,其实带来巨大的影响,电视上视频上网络上,对文字的阅读越来越少,这个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这个拓展开来讨论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刘可:大家好,我想提出一些质疑。杨波说得这个“事件”。最近我听说一件事情,我对这个事情的认知是和图像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图像这个事件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情况不是这样的。在广州新塘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媒体的报道非常地有选择性,我们看到的一些一般的图像,这个事件在我们脑海里的定位还是一般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些不好的图像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这是在广东么?这是在中国大陆么?跟我们在电影里面电视上看到的西方国家那种烧警车,暴动啊,可能就是图像唤起了我们对那些事件的记忆,加深了我们对文字的阅读在脑海里面的印象,这个图像当然不是创作,肯定是现场的拍摄,恰好是这个形象让它的力量就浮现出来,它就不仅仅是图像。现在的图像生产是不是没有它固定意义,没有它存在的力量?不是的,因为我们知道图像的禁忌今天仍然存在。比如我们要去朝鲜共和国旅行的话,旅行社会发给我们一个须知,写着在这个地方不能随便拍照,或者不能随便使用有领袖图像的报纸,所以在当今的世界上图像的禁忌还是非常具有符号性和实体力量的一个力量的存在,所以我意识到我们对图像的运用,解读,阐释,传播,表面上看起来很自由,但是事实上背后在某些权利的控制下实实在在对人实行惩罚控制的力量仍然存在,虽然我们有很多的路径去研究图像和世界的联系,但是研究图像和世界的联系图像的禁忌恐怕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黎子元:关于图像的问题,刚才吴老师说图像的概念,但是我们今天来不应该是问图像是什么,或许我们应该问图像有什么意义。某种层度上我们不是再讲图像而是在讲图像事件。当下如果问什么是最根本的,什么是本质,其实已经失效了,我愿意是在事件正在发生的正存在的状态去谈论这个事件。说到图像的本意,如果没有讲什么是图像的本意,当我们看到一幅图像的时候谁有权利说这幅图像的本意是什么?因为话语权说到底就是谁站在那个位置上,谁站在那个位置上谁就是真理。我之前看过一个事件,一个人他不是什么学者,坐在一大排书架前面,旁边一个牌子写着“当代理论家”,然后讲一大堆无法理解的话语。其实所有的真理只是在那一个位置上就是真理,这个和权利有关,实际上我们是在讨论其实是谁最后站在这个位置上,谁在这个位置上说话,谁就是真理。我在香港可以看到一些报纸,现在很多有很震撼的图像,有些让我们非常难以接受,然后不同的人有对图像不同的解释,本身诠释的过程就是政治性的,他们从他们的角度不断地灌输,我们从我们自己知道的国情,或者说我们的领导人说,其实他的诠释不是这样的。只是你站在什么立场,你有没能力去做一个诠释,你利用你跟别人之间差异,才能交流才能对话。这是我对图像政治性的理解。

胡斌:我明白子元说的,就是他就真理的质疑,其实这也应该说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成果,就是我们一贯以为我们谈真理,觉得掌握真理就是掌握的话语权。有一个很重要思想的是:真理是有一个权利结构来支撑的。我是赞同这点的。像我们熟知的艺术母系,无论东西方,西方的现在艺术以来的,从后印象派,超现实,结构主义,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这样的流派分层,不断传承的系列,看似是知识的传播,事实后面是有权利系统的构架,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评论一系列展览建构的西方艺术的脉络,同时我还是觉得要鼓励一种个体的角度,结合各种文献支持,试图重现、接近历史的状态。比如那个例子,黄永玉画的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流行的说法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但是这些说法有些材料证明说是非常不靠谱的,为什么还会传播地这么广,有个说法是有建构荒诞社会的需求,还有一个原因是黄永玉特别喜欢讲这个,文革以来,他要通过文革事件把自己塑造成有反叛精神的人,这可以给他带来政治的资本,好像这样年代他有反面的光辉业绩。所以所有的流行的说法,已经形成了艺术史的固定的看法,我们都应该鼓励从不同资料当中发现对他重新的解释,这不是为反对而反对,而是有一定依据,而不是有这样反向的解释就是有一个公正的判断,但是应该不断地鼓励不同角度的解读。接下来各位老师和同学有什么想法提出来。

吴杨波:我觉得我跟黎子元的看法是争锋相对的。我认为有图像就有图像的制作者,图像的制作者在制作图像的时候就有他主观的想法。同时有图像就有图像的观看者,图像的观看者就有自己的思维机构,正如黎子元所说我们只能看到我们看到的。图像没有真实感,我们的图像是不可相信的,事实上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对于图像的意图,以及观众接受这个图像会产生什么样的阐释,图像的制作者在制作图像的时候会谨慎地去不断地摸索、猜测。我觉得一部图像的制作史,就是不断地去猜测,不断地把自己的意图去绕,用者去解读的过程,这里面我们并不需要讨论。在当代新闻摄影,每个新闻记者都会学会从某个新闻的观点出发,在这个事件里面去寻找他所需要的图像,去寻找对他观点有利的图像。这个是不容置疑的。

黎子元:补充一句,。。。。。不要去想象每个真实的理念,自己去赋予它意义。。。。。。

胡斌:我对王老师说的内容提一个问题,一方面当代艺术不断地要对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对社会、政治、伦理不断地要有一种反思反省一种冲突,这种冲突不是刻意造成的,是不断颠覆既有的坚固的思想,必然要对旧有的艺术语言、社会形态造成冲撞。另一方面我们的法律,政治,伦理,有一套成型的系统,当然这套系统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不断地改变。但是冲突是必然的,我们看到一些行为艺术、政治性敏感的艺术造成冲突,按照开放民主的社会来讲,我们要给予艺术探索自由,另一方面跟我们法律,伦理、政治形成冲突,我们有没有在法律上对这个有一个支撑?也是一个艺术法的范畴,就是我们怎么来有个相对成型的法律来给艺术的探索提供一个依据一个保障,有一个准则,我们知道有的是不能触碰的,希望有的是对在中国来说是没有的,有时候这个作品在这做可以,换了一个地方或者遇到另一个管理者,这个作品又不可以了,有没有这样一个同行的法则,如果没有这个同行法则的话,通常公民的意识会作为一个借口,比如我们在做一些刺激性的活动的时候,政府的干预会以公众的愤怒作为借口,不知道王老师有没见过关于国内外审查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

王春辰:其实是有的。在美国的梅普尔索普拍裸体黑人,悬起了轩然大波,从宗教团体到艺术团体到国会议员,整个国家进行了几年的讨论,不是讨论是不是艺术,讨论的是一个艺术表达的人有没有权利去表达,结论是:艺术家享有宪法赋予的独立表达的权利(美国宪法修正案),并不证明是不是艺术。胡斌说有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是在做不到的,这个要放弃。因为对艺术的看法因人而异,因时间地点差异,问题是权利是否得到许可,是不是艺术并不重要,在这个层面上是权利的问题。在中国不能实现宪法赋予的言论表达的权利,造成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这个时候不是艺术问题,是现实、政治的问题,图像的政治其实包含了这层含义。当你研究这个问题你会发现,中国缺少必要的措施,你甚至会怀疑,我们的历史是怎么写的,我们的法律是怎么建立的,我们的宪法修改了很多次了,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是难以想象的,为什么会这样?很多我知道也是从网络的图像看到,详细不知道但是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但是有一点是不是艺术不重要,但它是图像,举个例子,假如某个人在现场拍摄了一个简短的视频,明天拿到某个美术馆,不说它是艺术没关系,但是它是一个重要的东西。这些事情国外都发生过,比如84年殴打黑人,被一个民众偶然性的拍下来的,然后把拍摄的图像送到电视台,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黑人的骚乱,这个是个政治事件,但是图像拿到美国美术馆播放,恰恰带来了整个社会对美国社会的冲突,社会矛盾的反应。这个远远超出要一个艺术品的强度和力量,我们理解的图像,有时候我们反过来才可以理解艺术的力量,艺术的角度,艺术已经不是固定的含义,所以要否定的是艺术,而不是图像。

吴杨波:胡斌讲得法律问题,我们纵观这个法律的历史,我们发现总是先事件,然后国家才会制订规则,每部法律的颁布,总是在事情出现之后,就是不配合的情况下,太乱了才需要法律来规范它。对艺术来说我们渴望的是先有个法律,我能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圈子里做艺术,事实上不是这样,总是秋后算账。在我们角度政府是愚蠢的,但是想说这个可能是法学的基本概念,它是后余事件,就是说艺术家不断地去挑战人们在认识上的体现,引起讨论之后促进法则的形成,我们甚至可以设想,比如艺术家拿钉子户抵抗拆迁,做得非常极端,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反应,这个是不是可以另一个角度促进国家对拆迁的法律指定,很可能当代艺术家的主要作用不是在创作视觉,而是在一些问题的反思上面,刘可老师是不是可以谈谈。

刘可:上次在我的艺术空间里面做了个展览,20分钟后我被带到派出所去了。我的感觉就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完整社会制度或法律,政府也好公众也好有种个体的因素,他们似乎不能用什么去取代。我觉得做政治性图像的传播,文字性的传播,引发很多东西,图像未必是决定的因素,主要还是事件背后的事件性。

胡斌:广州的艺术家韩建宇一直在用把握时代的政治人物来表达主题。

韩建宇:我们做艺术家其实另外一个身份是和官方有关的。最近在做作品有关注一些文革的事件,翻阅了一些历史的资料。其实年轻的一代可能在历史方面的了解是空白的,我们读过的教科书上面的内容也是寥寥几笔,存在着很多艺术形态,其实一些政治态度还是隐藏在里面。从一些历史事件,我们看了很多之后凝聚了很多对社会的不满,好像这个社会很灰暗,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还是有很多可以去挖掘的,包括我们对近代史,重新来诠释它们。

胡斌:提一个艺术界还是比较关心的话题,艺术无疑是和政治会产生联系的,不管你是否愿意,但是艺术介入政治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它的方式当然和政治家不一样。如果艺术完全是政治化的话那就没有多大意义的,从这个角度的话,那胡主席毛主席就是大的行为艺术家了,当然我是不同意他们的看法的,因为政治不单是领袖的政治还是有个人的政治,但是这也就提出了一个话题,因为艺术圈很多人反思这个艺术介入政治,艺术介入社会这些话题,我想问王老师对这样的话题怎么看呢?就是我们的艺术介入政治要以什么样的方式。

王春辰:其实艺术家在今天的身份已经转换了,我们一般认为艺术是什么?具体的一个艺术品,一个架上绘画,一个雕塑或者其他,其实对艺术的界定很狭隘。其实艺术今天已经变成一种身份,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表示。比方在国外,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参加大会的都是各国首脑,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也有一批艺术家,他们到会场去表达去抗议去说明,说我们人类是个共同体,要关注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他不像政治家要提出一个具体的方案,但是做和这些有关的作品也好,行为也好,实现了艺术家关注这些问题的介入,当然有人说艺术家很无聊,而且他的也不是艺术品,不具有价值,但是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一个习惯性的看法,认为艺术就是一个结果,其实现在很多时候艺术现在是个过程,其实是在过程中被一些叫艺术的人去实施了,还有这个图片大家看看,这是危地马拉,危地马拉也是个独裁政府的国家,有一次召开国会会议,一个女艺术家拿着一盘动物的鲜血,从广场的这头走到国会大厦面前,一路走过来脚就踩着鲜血,你说他一路走过来,有没有抗议有没有表达呢?其实是在提醒人们,在这个独裁政府,国家在建立的路途上充满了血腥,暴力,然后社会报道和关注,引起国会议员去思考作为政治家应该怎么样,艺术还是以艺术的方式,因为你是艺术家的身份,没有功利性,做这样的意见的表达是可以的。所谓当代艺术的过于市场化,商业化,所以今天我们以为可以卖钱的才是艺术品,其实更多的东西是个过程,一个关注,一个参与,参与合作,提问,也是艺术的表达,公共艺术的另一个层面的含义。

(  ):艺术和政治划分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从个人的政治来说,我觉得不是艺术介入政治,而是政治介入艺术。一方面是图像的生成,另一方面是政治的生成,有时候是艺术是被动的,政治是主动的。

王春辰:这个老师说的很对,其实是互相介入互相影响。当今艺术确实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不承认是艺术但是还是体现这样的价值。一方面是政治对图像对艺术的生产进行干扰,另一方面又有一批有独立身份又是艺术家的人,他们有他们的方式去关心关注,或者是干扰政府,这种例子太多了,再举个例子,艺术家他们自己乔装打扮,做了很多假的身份标识,混到政治家的国会会议中,他也参加会议,但他的行为方式和政治家不一样,因为他是艺术家,大家发现后,大家知道是艺术家要求和政治家进行对话。这种事情其实很多,但是现实是在中国这是巨大的挑战,不容许任何人对政治说个“不”字,这个时候的政治是个具体的,政党的政治,政府的政治,政策的政治。今天这个社会是个泛政治,人人都有权利去表达,关键这一点,我们看艺术,我们会发现在中国这方面是个空白页,因为我们还在成长中,这个恰恰是我们需要了解和赋予的东西。